更新日期: 2024年03月13日
關於爬山的痛苦事每個人都很有經驗,這次爬加羅湖一路上雨神同行,路程不只泥濘根本是行走在小溪中,又濕又冷又拿到睡袋王,但清晨一開帳幕立刻來到仙境,那些凡間痛苦也算不上什麼了。

快來追蹤Cynthia吧 ~♪
加羅湖|路線介紹
Day 1 (總長約 7.7k)
紅柵欄登山口→四季護管所→加納富溪→大神木登山口→豪邁池→偉蛋池→加羅湖(宿)
Day 2 (總長約 7.7k)
加羅湖→偉蛋池→豪邁池→大神木登山口→加納富溪→四季護管所→紅柵欄登山口
(距離會因各種因素而有落差,僅供參考)
若從舊紅色柵欄上到加羅湖單程約7.7公里(每個人都會稍有落差),而目前在舊柵欄的前2公里處又立了新紅色柵欄,全長就約9.7公里,但若沒車位只能停在部落,一路踢上山就有可能約11公里。
另外前往加羅湖必須辦理入山許可證,可於入山前3日至124日內到內政部警政署提出申請。
上山先從踢水泥路開始
進入四季部落林道,滿山的高麗菜田間只有狹窄又坡陡的小路,我們乘坐的20人座小巴實在禁不起引擎持續的高速怒吼,極為勉強的開到高麗菜田旁就放我們下車,從下車處到柵欄登山口還有約3公里的水泥地要走,毫無景色的硬地一開始就讓人走得心煩,看著許多小車一路開上柵欄登山口真的很羨慕。

柵欄登山口空地不大,記得預留迴轉空間讓車子下山,所以差不多停6-8台車就是極限,我們下山時就看到一台接駁卡車被轎車擋住去路,於是乾脆把10幾名乘客全叫來,直接把轎車扛起來移到別處去,霸氣!
[2021補充] 現在這道紅柵欄登山口已經無法開車進來,前面約2公里處又設了一道紅柵欄。
進了柵欄登山口後依舊是一段漫長的水泥地,因年久失修坑坑疤疤,許多摩托車或小野狼會一路騎上四季護管所,但山路又濕又陡,若沒山青這般英勇,慢慢行走也有許多山林美景陪伴。走3.7K後可以見到已經荒廢的四季護管所,應是早年林業開發所留下的水泥建物,在往前走十幾分鐘就能看到加納富溪,抓著繩索小心走下溪流,再重新接回林道,而小溪的源頭就是我們這趟旅程的終點加羅湖。



跟隨神木指引前行
過個彎,巨大的神木像飄浮空中輕輕依附在森林中,網狀的樹根不斷交錯延伸,交織成向上天梯,驚人的樹型即便抬頭也見不著神木樹梢,看似迷人的景點實為登山口,右轉踏上樹根後開始一路陡上的山徑。

霧氣繚繞長出了一片森林,因為環境極好,柔軟的松蘿嫩綠掛滿樹枝,山谷間有不少巨木倒樹交錯期間,在雨水澆潤下又長成了滿地生命力。

爬加羅湖各種地形都能體驗,除了一開始的水泥地,上了神木登山口後,泥土、樹根、倒木、爛泥全都是挑戰,尤其重裝爬過橫倒在狹窄山徑上的高大樹幹需要特別小心,幸好前人為來者在樹幹鋸出了踏點,還在上面畫了幾道刻痕防滑。
本次登山因為雨太大,大部分照片只能用手機紀錄,畫質不佳還請見諒,自己是覺得還頗有情調(笑)。

在陡上的這段山路僅有幾處小平台可供休息,從神木登山口到稜線約1.7K的路程就爬升了500m。因為天氣不佳,從毛毛雨變大雨,地上也從爛泥變成了一灘灘水窪,再變一條條小溪,若是雨鞋上山自然毫無掛礙,但因為我們穿登山鞋加綁腿,總是得想辦法找水淺處做踏點,行走間也就更需專注。
諾大的森林裡只剩下雨滴打在雨衣和樹葉上的聲音,每個人低著頭靜靜地持續向前,硬殼Gore-tex也敵擋不了長時間降雨,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可惜隊伍走走停停,熱起來的身體卻又冷卻,就這樣重複了幾次,只感覺那種冰寒比下雪的玉山還冷,好在原始山林林相很美,沿路還有豐富蕨類伴隨前行,趕在天黑前終於走到稜線上。
延伸閱讀 >>> 玉山主峰|在四月雪中走入山


循著橘色尼龍繩逃出芒草區迷宮
上了稜線離加羅湖已經不遠,此時會經過一個神秘通道,兩側山壁包圍下,雨水順勢把路徑積累成一條小河,沿著山壁或是水裡的樹幹小心前行,登山鞋到目前都還安然無恙。

出了通道就是一片芒草區,鋪天蓋地而來的芒草比人還高大,偏偏路徑就是得鑽過這道芒草迷宮,幸好地上牽引著一條亮橘色的尼龍繩,一邊撥開眼前的芒草,一邊循著繩就能找到去路。

1999年因為一場大火把珍貴的樹林燒得慘烈,稜線上看到的只剩炭黑或灰白的枯樹,雖然頗有意境但實則是場人為悲劇。地上開始長出了柔軟的草地,卻被大雨也淹沒,還好已經可以看見遠方的帳篷營地,索性也就不閃躲行走在水中。


整個人潮到出水
沒想到第一次感覺自己很潮是因為登山,從頭到腳沒一處乾的,手指頭皺巴巴,還冷得直發抖,就連帳篷裡也是濕的,不時還會被帳篷滴到頭頂的冰水給嚇到,在當下感覺自己很淒涼,懷疑自己為什麼不好好待在家看Netflix,偏偏要上山自虐,邊懷疑人生還是要邊換下一身衣物、鋪好睡墊,靠著協作燒好的熱水以及晚餐,身體才慢慢回暖。
一整晚帳篷外不時有人釋放假消息,「雨停了快出來玩」,但帳篷明明滴答聲不斷,只好伴隨隔壁帳傳來的音樂聲早早入睡。但不得不說大恩是睡袋王,跟協作拿的睡袋真的臭到不行!又濕又冷又臭真的是有夠悲催。
凌晨一點醒來,雲層漸散,銀河斜斜掛在天空。


清晨五點一打開帳幕,山後的太陽已經點亮山頭,不只湖水氤氳,連我們在陽光下都一直在冒煙,像個即將被融化的聶小倩,身上的濕氣太重了,大家紛紛把昨夜淋濕的衣服、襪子、包包,想得到的東西都曬在帳篷上。


加羅湖的清晨美的像詩,山頭散落迷幻的絨毛白點,看似浪漫唯美,但走近一看全是結成球狀的蜘蛛絲。

回程陽光正好
走在回程的路上,暖暖陽光灑落,照亮昨日的來時路,每次遇到陡降都不禁懷疑昨日真的走過這段路嗎?前天雨下得實在太大,一心一意只想快點到營區,再難的路程似乎都不放在眼裡,現在重新回顧還真有些佩服昨日的自己哈哈。

上坡行走在樹根區相對安全,雖然坡陡但正好可以利用樹根創造出的踏階上行;但下坡就不同了,若雨天溼滑鞋面容易順著樹根方向打滑,登山杖這時候就發揮穩固重心及止滑的功能。若穿著雨鞋一定要做好腳踝防護,以及穿上厚長襪及厚墊,同行的山友因為雨鞋磨腳,只能一跛一跛下山。

遺留在山谷旁的登山包
下山時,就在陡降的樹根路旁看見一個相當沈重的登山包,手機、帳篷全在一旁,我們在山谷中呼喊了很久,卻遲遲沒有回音,擔心是山友跌落山谷,就在此時聽到另一名下山的山友說昨日曾聽聞一個外國人因為受不了大雨中負重,決定放棄登山包先上營區,這才讓我們鬆一口氣。但其實再走個1K左右就抵達,在半路中留下重要的保暖跟通訊裝備讓人有些不解,畢竟長時間在雨中前行,到了營區若沒乾燥的衣物可以更換,失溫可能更危險。建議負重一定要衡量自己的能力,不然登頂或撤退都是兩難。

說什麼也要看一次仙女散落的珍珠
爬山像打怪,中間有一關關魔王要戰勝,只是爬山沒有三條命,終點也沒有美女可以拯救,有時埋著頭打怪很痛苦,但破關時的心滿意足只有經歷過才知道。加羅湖雖然只是中級山,但地形豐富,森林跟高山湖都美得讓人屏息,只是若問我要不要再走一次,我想還是再過幾年等天氣晴朗再去吧。

加羅湖參考資訊
【加羅湖新文章推薦】
我們又再次上到加羅湖玩囉!這次我們全程自行背帳跟食材野營,因為好天氣,把加羅湖拍的更美了!在湖畔享受從晴雨、夕陽、銀河到日出的每個時刻,文章也把相關要準備的裝備、接駁、交通等資訊都完整分享給你,千萬別錯過囉!
▶ 加羅湖野營|湖畔看夕陽、銀河與日出,完整感受加羅湖之美【兩天一夜裝備完整分享】
其他相關文章推薦>>>
▶ 嘉蘭池、給給池、加羅神社|循著被遺忘的林道尋找消失的百年神社
▶ 單攻松蘿湖|初見17歲開朗少女的不同樣貌